強夯地基應該注意哪些問題
常用的基礎處理方法有:換填法、強夯法、砂石樁法、振沖法、水泥土攪拌法、高壓噴射灌漿法、預壓法、夯實水泥土樁法、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法、石灰樁法、灰土擠壓樁法、土擠壓樁法、柱錘沖壓樁法等。
更換墊層法適用于淺層軟弱基礎和不均勻基礎的處理。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基礎承載力,減少沉降,加速軟土層的排水固結,防止膨脹土的凍脹和消除膨脹土的膨脹和收縮。

強夯法適用于處理碎石土、砂土、低飽和度粉土和粘性土、濕陷性黃土、雜填土和素填土。強夯置換法適用于高飽和度粉土、軟流塑粘性土等基礎變形控制不嚴格的工程。設計前必須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和處理效果。強夯法和強夯置換法主要用于提高土壤強度,降低壓縮性,提高土壤抗振液化能力,消除土壤濕陷性。飽和粘性土應采用堆載預壓法和垂直排水法。
砂石樁法適用于擠壓松散砂土、粉土、粘性土、素填土、雜填土等基礎,提高基礎承載力,降低壓縮性,也可用于液化基礎的處理。砂石樁也可用于飽和粘土基礎變形控制不嚴的工程,使砂石樁與軟粘土形成復合基礎,加速軟土排水固結,提高基礎承載力。
振沖法分為填料和非填料。填料通常稱為振沖碎石樁法。振沖法適用于砂土、粉土、粉質粘土、素填土和雜填土的處理。對于不排水抗剪強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飽和黃土地基,施工前應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。無填料振沖加密適用于處理粘粒含量小于10%的粗砂地基。振沖碎石樁主要用于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沉降,也可用于提高土坡的抗滑穩定性或抗剪強度。
返回列表